2009年10月28日星期三

一個馬華

翁總像項羽,面臨四面楚歌的處境,
不得以率軍突圍漢軍騎兵的緊追不捨,
路中又遇人不淑,迷失在大方向當中,
最終項羽思量無法脫身而退至烏江...。

翁總也像北宋徽宗時期的梁山108條好漢,
嫉惡如仇、怒於當世、集聚梁山揭桿起義,
替天行道。

翁總更像近代史清末年間,
中國廣東省廣東十虎,
憤於滿清政朝內憂外患社會動盪不堪,
武界中人逐開館招生,外在健身,
實為維護自身利益,行俠仗義。

可惜,
項羽遇上劉邦、
梁山好漢遇上四處緝拿他們的宋軍,
十虎遇上封閉的清政朝。

可惜翁總生不逢時,
翁詩傑不是翁十傑,不是廣東十虎,
雙手敵不了眾叛親離、眾矢之的,
昔日戰友變成楚河漢界之敵,
內批外鬥,
即使翁總失意辭官求去,
搞上位的難道就能夠捧著真理,
把馬華一直以來都不好走的路,
順序的且不被其他再發起批鬥者拖垮嗎?

馬華要搞的不是共產時期的文革批鬥。

可是號稱世界第3大華人政黨的馬華,
卻改不了好鬥批鬥的本色主義,
猶如寄生蟲那樣,
由雙林時代到黃、陳,走了這個來了那個,
還不是一樣,問題不但解除不了,
反而讓寄生蟲創傷的更深切。

看來面對四面楚歌、
四分五裂的馬華,
確實需要貫徹首相納吉倡導的一個馬來西亞理念,
重效績輕消極,
把分化分裂成數個的馬華,
湊合起來重新塑造成一個馬來西亞的馬華。